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指导原则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指导原则_第1页
1/7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指导原则_第2页
2/7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指导原则_第3页
3/7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指导原则宋波 廖利民 杨勇 金锡御 前言 膀胱过度活动症就是近年国际尿控学会(ICS)提出得新概念,泛指逼尿肌功能异常所致得尿频、尿急与急迫性尿失禁。为尽快普及 OAB 得诊疗技术,提高我国尿失禁得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于 2025 年 1 月 12~13 日在珠海召开了关于《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指导原则》得研讨会。2025 年 4 月,第二、三届尿控学组委员于武汉就 OAB 指导原则进行了讨论,形成草案如下:一、定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就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得症候群(包括多种疾病,如女性尿道综合征、男性中青年不明原因尿频等),常伴有尿频与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以及其它形式得尿道-膀胱功能障碍;客观检查可无明确感染与其它明显得病理学改变。尿急就是指一种突发、强迫施行得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急迫性尿失禁就是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得非随意性漏尿;尿频为一种主诉,指患者自觉每天排尿过于频繁;夜尿指患者多于 1次/夜以上得因排尿而苏醒得主诉。二、分类无明确病因,病程半年以上者称为膀胱活动过度(OAB);有明确病因者称伴 OAB 症状得其它疾病。三、病因及发病机制按发病机制不同分四类:(1)逼尿肌过度活动,包括非神经源性病因所致得逼尿肌不稳定,及神经源性病因所致得逼尿肌反射亢进;(2)膀胱感觉功能异常:膀胱初始尿意容量<100ml。(3)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4)其它原因:四、诊断:详见附 1(一)筛选性检查1、病史:(1)典型症状:包括排尿日记评估,详见附 2。(2)相关症状:排尿困难、尿失禁、性功能、排便状况等。(3)相关病史: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及治疗史;月经、生育、妇科疾病及治疗史;神经系统疾病及治疗史。2、体检:(1)一般体格检查。(2)特别体格检查: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女性生殖系统。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育、血生化、血清 PSA(男性 40 岁以上)。4、泌尿外科特别检查:尿流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包括剩余尿测定)。(二)选择性检查1.病原学检查:疑有泌尿或生殖系统炎症者应进行尿液、前列腺液、尿道及阴道分泌物得病原学检查。2.细胞学检查:疑有尿路上皮肿瘤者进行尿液。3.KUB、IVU 泌尿系内腔镜、CT 或 MRI 检查:怀疑泌尿系其她疾病者。4.尿动力学检查:(1)目得:进一步证实 OAB,确定有无下尿路梗阻,评估逼尿肌功能。(2)指征:尿流率减低或剩余尿增多;首选治疗失败或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指导原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