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自然灾害健康宣教核心信息一般自然灾害发生后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包括环境卫生、饮用水 卫生、食品安全、个人卫生、心、理卫生等。1. 总体原则不同自然灾害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健康教育内容不同,健康教 育工作的开展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要注意人群的选择。妇女、儿童与青少年、老年人、伤病人 员等人群在自然灾害发生情况下,应列为优先考虑项。二是场所的选择。根据灾区居民的安置情况不同(分散安置、临 时集中安置、过渡板房安置等),场所不同,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内 容和方式。三是阶段工作重点的选择。自然灾害发生前,组织开展广泛的防 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科学防灾减 灾能力。自然灾害发生后的不同阶段,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也有区别。 在灾情刚发生后的最初阶段,重点是稳定灾区居民情绪,宣教重在防 止次生灾害发生和自救互就技能;过了最初阶段后,重点是要让灾区 居民掌握临时安置状态下食品安全、安全饮水、妥善处理粪便垃圾等 防病知识和技能;灾情即将结束后,重点是要让灾区居民巩固已经形 成的正确的生活方式,并帮助心、理和生理上受到重大冲击的人群恢复。在健康宣教工作开展前,必须针对不同场所、不同人群、不同阶 段的特点,选择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和形式。2. 自然灾害健康宣教2.1 洪涝灾害健康宣教核心知识点(1) 洪涝灾区居民怎样做好灾后防病工作?管好饮食,喝开水,吃熟食;及时清理灾后垃圾;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环境消毒和灭蝇、灭蚊、灭鼠工作; 保持环境卫生,严防疾病发生和流行。(2) 如何保持环境卫生,防止疾病传播?保护水源,不在水源附近建厕所、禽舍;不随地大小便;垃圾放在指定地点,不乱扔垃圾;及时清理积水,清除粪便、垃圾,减少蚊蝇滋生;及时处理动物尸体,如深埋或焚烧。(3) 为什么说洪涝灾害后要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污染和工 厂化学物质污染,喝这样的水,用这样的水淘米、洗菜、洗锅碗盆或 刷牙、漱,就很容易得病或传播疾病及引起化学性急慢性中毒。因 此,洪涝灾害地区要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4) 如何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取水点远离粪便、垃圾、污水;已受污染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澄清、消毒处理; 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洁净,并常常倒空清洗; 对临时水源一定要进行消毒。(5) 如何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