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菊花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菊花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_第1页
1/5
菊花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_第2页
2/5
菊花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_第3页
3/5
菊花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类别名称危害部位主要症状危害原因防治方法病害叶 斑 病叶片发病初期,植株的下部叶片 发生绿色病斑散生,而后变为褐 色或黑色,且病斑逐渐扩大成为 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严 重 时 多 个 病 斑 可 互 相 连 成 大 斑 块 , 发 病 后 期 病 斑 中 心 转 浅 灰 色,散生不甚明显的小黑点,继 而叶片干枯倒挂于茎上或掉落。高温高湿、土壤 排 水 不 良 , 湿 度 过 大,或连作栽培以及 氮肥施用过多。1.物理防治:在深秋或早春时节,人工剪除病叶, 集中深埋或烧毁,进行预防。2.化学防治:对栽培土先高温消毒,或在土中加入 适量的代森铵等灭菌药物消毒,进行预防;发现病 叶要及时摘除,并喷洒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 倍液,或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 倍液,每 隔 7~10天喷 1 次,连喷 3~4 次;或用 5 0%可湿性代 森锌粉剂加 12 倍水制成溶液或 50%的可湿性托布 津粉剂加10 倍水制成溶液喷洒,每隔 7 天喷 1 次,连喷 3 次。褐斑病叶片发病初期,在茎基部叶片上 出现黄色斑点,逐渐转为褐色斑 块,导致病叶干枯、脱落。病 菌 以 菌 核 或 菌丝渡过不良环境 条件。菌核有很强的 耐高低温能力,侵 染、发病适温为 21~32。6病原菌借 雨水、灌溉水侵染, 6~8 月高温多雨为发 病高峰。1.物理防治:清除病株残体、杂草;人工剪除病叶, 集中深埋或烧毁;注意通风。2.化学防治:土壤基质消毒;发病期喷洒 75%粉锈 宁 20~30 倍液、5 0%托布津 5~10 倍液、50% 多菌灵 8倍液等,每隔 7 天喷 1 次,连喷 3 次。病毒病叶片病株心叶黄化或花叶,叶脉 绿色,叶片自下而上枯死。发病 初期,病株幼苗叶片畸形,心叶 上有灰绿色略隆起的线状条纹, 排 列 不 规 则 , 后 期 症 状 逐 渐 消 失 , 叶 片 上 产 生 黄 色 不 规 则 斑 块,边缘界限很明显,叶片暗绿 色,小而厚,叶缘或叶背呈紫红 色。发病植株易染霜霉病和叶枯 病导致叶片枯死。病毒主要在留种 母 株 内 越 冬 , 靠 分根、 抨插繁殖传毒。1.物理防治:以预防为主,严格检疫,防止无病区 引入带毒植株体;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除杂草, 防止操作传毒,以减轻病害发生。2.化学防治:及时消灭传毒介体,喷洒 40%乐斯本 20倍液或 40%三氯杀螨醇乳油 10 倍液;发病初 期可喷洒1.5%植病灵乳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菊花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