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体系结构: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包括系统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之间以及运行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包括系统设计及演化时应遵循的原则。优点:软件相关人员之间进行沟通的手段;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复用手段;是早起关键设计决策的体现。4+1 视图:从 5 个不同的视角包括包括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与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逻辑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开发视图:也称模块视图,主要侧重于软件模块的组织和管理。进程视图:侧重于系统的运行特性,主要关注一些非功能性的需求。物理视图:主要考虑如何把软件映射到硬件上,它通常要考虑到系统性能、规模、可靠性等。解决系统拓扑结构、系统安装、通讯等问题。场景视图:场景可以看作是那些重要系统活动的抽象,它使四个视图有机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对软件体系结构的分类,,每一种软件体系设计风格都代表一类软件都结构组织模式,是对实践中重复使用的架构设计的总结。体系结构风格有:风格解释特点优缺点面对对象设计风格面对对象体系结构风格 的 组 件 是 类 和 对象。 连接件是对象之间通过功能与函数1 封装性;2 继承性;3 动态绑定性;4 复用与可维护性;优点:1.容易维护;2.可复用性好;3.映射现实世界;调用实现交互。对象是通过函数和过程的调用-返回机制来交互的,而类是通过定义 对 象 , 再 采 纳 调用-返回机制进行交互。5 对象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并且可以管理自己;6.系统功能通过对象服务表示7.共享数据区域被取消8.对象可以是分布的4.容易对一个系统进行剖分缺点:1.占用内存大2.不同对象交互前提是掌握对方的详细信息。结构化设计风格主 张 使 用 顺 序 、 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来嵌套连结成具有复杂层次的“结构化程序”1.自顶向下2.逐步细化3.模块化设计4.结构化设计优点:1.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2.开发过程形成一套法律规范化的文档,以便后期修改和维护缺点:1.功能演化困难2.现实中的系统功能不容易描述3.功能化设计丢掉了数据与数据结构4.可复用代码少管道-过滤风格每个过滤器部件实现为一个单独的模块, 简单的管道连接件建立通用模块 , 复杂的管道连接件建立一个单独的模块,组件被称为过滤器,连接件就像是数据流传输的管道,将一个过滤器的输出传给另一个过滤器的输入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看成是多个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