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纳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根治习惯性违章电力建设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作业面广,涉及的专业多,工种杂,从业人员多,作业过程当中存在的危险点多,可能发生事故的概率高。为了治理习惯性违章行为和预防事故,电力行业从反事故斗争的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做法——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进行辩识与分析,推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的方法。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不少企业从中受益,保持了长时间的安全生产稳定局面。1 危险点与习惯性违章的关系从诱发事故的原因来讲,习惯性违章与危险点是一对孪生兄弟,习惯性违章是导致事故的人为因素,危险点则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客观因素,习惯性违章与危险点相结合,很容易造成事故。危险点是指在施工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和行为动作等。危险点包括三个方面:①有可能造成危险的作业环境。②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质。③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安全工作规程,随心所欲地操作。危险点要演变成事故,一般要经历埋伏、渐进、临界和突变四个阶段,违规违章作业是推动危险点向现实事故演变的重要因素,违规违章作业会生成危险点,扩大危险点,使危险点处于临界状态,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控制危险点,就必须铲除违章行为,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养成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2 习惯性违章的种类、特点、表现形式和危害后果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在部分人头脑中固有的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不良工作习惯和做法。它往往造成当事人习以为常,监督者司空见惯,对安全生产构成重大危害的行为。2.1 习惯性违章的种类和特点习惯性违章包括违规违章作业、违规违章指挥和违反生产现场劳动纪律三类。它一方面具备持续性和频繁性,另一方面又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反复性和顽固性。2.2 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按违章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2.2.1 习惯性违章操作。即在操作中,沿袭不良的传统习惯做法,违反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操作技术或操作程序的行为。比如: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切割、打磨金属工件不戴防护眼镜,电工倒闸操作不按顺序要领进行等。2.2.2 习惯性违规违章作业。即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根据不良的传统习惯,随心所欲地进行生产或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