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成孔过程质量控制措施(1) 孔底沉渣控制措施孔底沉渣是影响桩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泥浆的比重、粘度应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和地层稳定情况等进行确定,如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坍塌,泥浆比重、粘度可大些,但不宜过大,比重以 1. 1〜1. 2、粘度为 18〜25s 为宜。钻孔结束后,在进行一次清孔的同时必须不断地补充新奇泥浆,将孔内含砂量大、性能差的泥浆置换出来;二次清孔时宜采纳泵吸反循环清孔,若采纳正循环清孔,要排出岩渣和泥团,须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且清孔的速度要慢。钻孔完毕后必须对终孔进行验收,根据钻杆和钻头或测绳的总长度和上部剩余长度检查终孔深度;要严格检测钻杆和钻头或测绳长度的准确性,杜绝以超深来抵消孔底淤积。(2) 孔壁坍塌控制措施仔细批阅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地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必须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埋设钢护筒,保证孔排水良好,下设钢筋笼及升降机具要防止偏斜;在特别地层钻进应要求采纳优质冲洗液护壁,同时也可采纳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排渣的作法来抑制不稳定段地层的坍塌;在不稳定地层中,换浆不要过早,可在下完钢筋笼后进行二次清孔时替换掉高比重泥浆后,及时灌注混凝土,减少沉渣时间,以保证桩身质量。(3) 扩径和缩径控制措施检查钻机是否固定、平稳,要求减压钻进,防止钻头摆动或偏位,在成孔过程中还应要求缓缓钻进,以便形成良好的孔壁,要始终保持适当的泥浆比重和足够的孔内水位,确保孔内泥浆对孔壁有足够的压力,成孔尤其是清孔后应尽快灌注水下混凝土,尽可能减少孔壁在小比重泥浆中的浸泡时间;为避开缩径的出现,钻孔应详细了解地质资料,判别有无遇水膨胀等不良地质条件的土层,如有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纳失水率< 3〜5ml/30min 的优质泥浆进行护壁,常常对钻头的直径进行校正,钻头直径一般比所需成孔直径小 20〜25mm 为宜。2、灌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1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措施① 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符合使用要求,特别是水泥的质量必须保证,粗骨料尺寸级配要合理,所使用的材料要进行二次复检方可投入使用;② 混凝土的配合比要通过试验确定;③ 做好混凝土在现场搅拌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投料;④ 要设有专人对搅拌室的混凝土进行坍落度等指标的检验;⑤ 按设计要求做好混凝土的试块工作,并保证取样的真实性。(2)导管埋深控制措施导管底端在混凝土面以下的深度是否合理关系到成桩质量,必须予以严格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