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校园欺凌管理制度一、目的与依据为防范校园欺凌行为,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学生、教职工及其家长。三、定义1.校园欺凌:指学生在校园内对被欺凌对象进行言语、行为或身体的侮辱、威胁、损害及追逐、排挤等明显攻击性行为的不良行为。2.被欺凌对象:指在校园内遭到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四、基本原则1.校园欺凌行为严重影响校园秩序和学生正常生活,学校将以零容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原则,加强校园欺凌的预防、制止和惩处。2.切实保护被欺凌对象的合法权益,重视其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辅导和关爱。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防范和治理校园欺凌行为。五、预防措施1.学校、老师和家长应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友好相处。2.学校加强管理,做好学生学业和身心健康教育,通过课程、讲座、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反校园欺凌意识和能力。3.加强巡视管控,加强校园监控和交通安全,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六、惩处措施1.对于涉嫌校园欺凌的学生,学校应当及时实行措施予以制止,并通报其家长。2.学校针对情节较轻的校园欺凌行为,应当进行口头警告、批判、临时隔离等处理措施。3.学校针对情节较重的校园欺凌行为,应当严肃处理,视情节轻重进行停课、留校察看、退学等处分,并向学生及其家长追究责任。4.如涉及犯罪的,学校应当及时报警,并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七、辅导和关爱1.被欺凌对象,学校将建立专门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机制,为其提供必要的辅导和帮助,及时解决被欺凌所引起的心理问题。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良好的心理防线。3.学校负责人及班主任要加强与被欺凌对象及其家长的沟通,及时掌握其心理变化,实行措施减轻其心理压力。八、家校合作1.家长要及时关注学生在校情况,与学校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2.学校应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让家长了解校园欺凌的情况和预防措施,提高家长对校园欺凌的警惕性。3.各方要发现校园欺凌问题,应及时向学校、警方报告,避开扩大校园欺凌的影响。九、责任和监管1.学校,尤其是老师和领导干部,应当仔细落实防范校园欺凌的主体责任,重点进行预防和惩处。2.学校将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防和治理的宣传、培训、检查、监管机制,确保本管理制度的落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