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得预防及护理摘要:静脉输液就是临床常用得治疗方法,而静脉炎则就是静脉输液最常见得不良反应,静脉炎得发生既增加了病人得痛苦,同时也不利于疾病得恢复。静脉炎得预防及护理则成为大家关注得话题,现国内外对于静脉炎得治疗及护理得讨论众多,现将其整理分析,综述如下。关键词:静脉输液; 静脉炎; 护理;预防静脉炎就是指静脉内膜得炎症,就是一种进行性得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痛苦、红肿或局部静脉呈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得炎性改变,就是静脉输液中最常见得不良反应。一些调查甚至显示接受静脉注射得患者中有80%存在程度不同得静脉炎[1]。学者们对输液性静脉炎得防治进行了大量讨论,但目前仍没有公认得特效方法],现将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使静脉炎得到准确评估,有效防治。1 输液性静脉炎得发生原因1.1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就是导致静脉炎得重要原因,药物过酸或过碱,过高渗或过低渗,刺激性大,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均可引起静脉炎得发生。正常血浆pH值7.35—7.45,输入药物会引起血浆pH值得改变,对局部血管内膜造成刺激与损伤,外周静脉输入PH值小于5或大于9得液体时,会导致静脉炎得发生,另有讨论表明,渗透压>600mosm/L得药物可在24h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2]。1、2机械因素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 ,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 ,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 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造成静脉感染,导致静脉炎得发生。1。3细菌因素无菌操作不严格 ,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导致细菌产生。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有讨论表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问超过72 小时后,菌血症得发生率与留置时间呈线性关系[3].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炎得概率越大[4],另外导管内血液残留以及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均会导致静脉炎。1、4患者自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 穿刺部位得微生物定植2 静脉炎得分级美国静脉输液委员会(INS)2025版输液治疗护理标准中静脉炎分级标准:0级:无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者不伴有痛苦;2级:输液部位痛苦有发红与(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痛苦有发红与水肿,条索状物形成或触摸到索状静脉;4级:输液部位痛苦有发红与水肿,条索状物长度>2。54cm,皮肤破溃,有脓液渗出[5]。其中4级静脉炎最为严重,除了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外,可致皮肤破溃、坏死、脓液渗出,肢体活动受限,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