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电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并提问】①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神奇的水果电池》。几只水果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为什么会亮呢?②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一词听起来并不陌生。什么是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什么?电压是从哪里来的?这节课学习有关知识—《16.1 电压》。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激发兴趣,进入情景.学习新课 一、电压 1. 实验探究:电流的形成原因 【演示实验】(1)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 (2)根据电路图甲,把器材连接为图乙所示形式,进行实验探究。 观看实验,进行分析,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通过类比法理解电压的概念.年级九年级 授课时间课题 第 1 节 电压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及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 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的电压值。3. 认识电压表,了解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由“电压”和“电压的测量”两部分构成。对于“电压”的认识,教材设置了“水果电池能够点亮发光二极管”这一新颖奇特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它为发光二极管提供了电压,从而引出本节的核心概念。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由此引出电压的高低和单位,利用小资料的形式来展示常见的几种电压值。“电压的测量”是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电压表和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让学生总结得出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和使用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实物、视频等手段和学生实验,引导学生练习电压表的连接、使用和读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这个过程虽然难度稍大,但在使用电压表时一般不存在“烧表”的危险,所以教材中安排学生自行实验。教学器材干电池几组、小灯泡多个(含灯座)、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等。多媒体 ppt,包含视频:《电压表的使用》、《电压与水压》等。(3)实验过程:把小灯泡接入电路中,第一次用一节干电池做电源,第二次用二节干电池做电源,观察小灯泡的亮度。(4)实验现象:小灯泡用一节电池时发光暗,两节电池时发光亮。【分析论证】(5)分析实验现象:没有电池时,导线中虽然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但不发生“定向”移动,没有电流,所以小灯泡不亮。当接上电池时,小灯泡发光,表明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也就是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量”迫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