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1早产儿保健效劳指南一、住院前治理〔一〕产前1.产科:准时处理孕期并发症 /合并症,推想早产的发生,完成产前促胎肺成熟;准时与儿科沟通,开展围产争论, 评估母婴风险,确定处理方式和分娩地点。2.儿科:鼓舞分娩前生儿科医生与早产高风险孕妇及 家属沟通,介绍可能消灭的合并症及处理。〔二〕早产儿复苏全部早产儿诞生时应有具备早产儿复苏力气的人员参加现场复苏和评估。依据《中国生儿复苏指南》进展复苏, 特别留意保暖、用氧和呼吸支持。〔三〕早产儿住院指征1.诞生体重小于 2025g 或胎龄<34 周。2.虽然诞生体重或胎龄超过以上标准,但存在以下任何 一种状况:(1)生儿窒息,产伤;(2)体温:特别;(3)皮肤:发绀、苍白、多血质貌、黄染、出血、水 肿表现;(4)呼吸:呼吸暂停或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呻吟、 三凹征〕;(5)循环:心率/心律特别、血压特别、末梢循环不良;(6)消化:喂养困难、呕吐、腹胀、大便特别、肝脾 肿大;(7)神经:前囟饱满,意识、反响和肌张力特别,惊厥;(8)需进一步排解或治疗的先天畸形;(9)监测觉察的其他特别,如血糖、胆红素、血常规等特别;(10)母亲为高危孕产妇:胎膜早破>18 小时、产前或产时感染、药物滥用等。〔四〕危重早产儿转诊1.宫内转诊:不具备救治早产儿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准时 将早产高危孕妇转至具有母婴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分娩。2.诞生后转运:包括院内转运和院间转运。(1)转运前:评估,乐观救治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完成病历资料的交接;(2)转运中:亲热监护,持续保暖及生命支持治疗, 做好监护及抢救记录;(3) 转运后:与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接诊医生交接患儿状况、转运经过和主要治疗状况。二、住院期间治理〔一〕护理及发育促进1.保暖:诞生体重<2025g 的早产儿应置于婴儿培育箱保暖,依据早产儿胎龄、日龄、体重和病情调整暖箱的温度及 湿度,维持恒定的中性温度。2.生命体征监测:亲热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 脉搏、血氧饱和度。3.发育支持性护理:留意生儿病房的环境、早产儿体位,削减苦痛等不良刺激,集中操作护理,削减不必要的接 触。实行适当的发育护理措施,如:生儿抚触、视觉与听 觉刺激等。生命体征稳定的早产儿推举使用“袋鼠式护理” 方法,即早产儿与妈妈进展皮肤接触,利于保暖,促进母乳 喂养。〔二〕预防医院内感染严格执行手卫生要求,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病 房环境细菌学监测,削减侵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