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 26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考试要求考试内容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b) (2)环境问题的分类(a)6.控制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b)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7.转变发展模式(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b)(2)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b)3.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a)8.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b)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a)(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b)9.选修(1)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相应措施(2)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相应措施(3)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影响及防治措施5.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a)一、环境问题1.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环境问题具体表现成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喷洒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农药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噪声污染建筑、娱乐、交通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滥伐、滥垦、滥牧等使自然植被遭破坏土地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资源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短缺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b 级特别提醒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生态破坏的区别(1)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2)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3)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空洞成因使用冰箱空调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排放氟氯烃等温室气体增多,消耗臭氧影响① 引发皮肤癌、白内障等;②一些生物灭绝;③农作物减产对策① 减少氟氯烃等温室气体排放,研制新型制冷剂;②加强国际协作典型地区南极上空(春季 10、11 月)、北极上空、青藏高原上空(3)酸雨成因人为原因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排放的酸性气体增多自然原因降水较多影响对生物界①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危及人体健康对非生物界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