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 1 加试第 26 题——史学方法类选择题[四年考情统计]年份第 26 题2018·4借助多种研究路径研究曹操形象2017·4史研方法与百家争鸣2017·11光绪被囚瀛台的诸种说法2016·4海昏侯墓2016·10心学2015·10烽火戏诸侯[规律总结]从 2015 年 10 月至 2018 年 4 月六次选考试题来看,加试部分的第 26 题每年的题型特点是较为固定的,那就是以考查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和史学研究方法为主要目标。这种题型在全国卷和其他地方自主命题中也时常出现。综合分析第 26 题的命题思路,大体有如下特点:(1)从考查的能力方向上看,主要考查:① 对“史料”相关的史学常识的考查,如史料的分类;对“史料”价值的判断;对“史料”的运用与处理方法的基本理论的考查。② 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考查,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等。(2)从命题的内容上看,往往涉及历史文化常识、重大考古发现、史学前沿理论成果、学术争鸣的流行观点等。考查点最终落脚于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能力。(3)从考查的形式上看题干多采用文字史料、图片史料以及多学科的情境知识叙述等形式。选项多是理解性、方法性、观点性的历史结论与方法规律。(4)从难度上看,这类题目难度相对较大,思维层次较高,是比较容易失分的题目。例 1 (加试题)(2018·4 月浙江选考,26)2009 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研究发现,曹操在戏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这说明( )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解析 本题为史料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综合认知。从材料中的意思可知,曹操历史形象在戏台上属于白脸,但经过研究发现,许多事情都和戏曲传说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