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一:文艺复兴(14—17 世纪)1.背景(1)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经济的繁荣。(2)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3)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4)社会现实: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3.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4.代表:薄伽丘的《十日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美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5.传播:15 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6.影响: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二:宗教改革(1517 年)1.背景:14~16 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索。2.标志:1517 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3.主张:“因信称义”;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4.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5. 意义(1)欧洲的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三:启蒙运动(17—18 世纪)1.时间、中心:17~18 世纪、法国。2.指导思想:理性主义。3.斗争矛头: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4.内容: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5.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6.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百科全书派——科学、理性;康德——人权、自由、平等。7.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道路提供蓝图。8.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1)相同点 :①都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②都属于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