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标要求]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明朝设内阁1.背景:________,权分六部,导致皇帝政务繁忙。2.设立:明成祖设立________,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思考 1 内阁制的设立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3.性质:是皇帝为______________而设立的政治机构。始终没有法定的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思考 2 明清时期的内阁制与前代的丞相制有什么区别?二、清朝设军机处1.设立:清雍正年间,为适应____________的需要。2.实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______机构。3.特点(1)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______旨意办事。(2)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3)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思考 3 军机处设立于何时?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什么?4.影响(1)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2)军机处的建立和________的推行,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思考 4 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三、清朝的边疆政策1.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__________,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2.管理机构: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赋税等事务。3.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4.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改为流官,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探究一 内阁制度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 1 160 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 3 291 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 411 件事。问题 (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做了哪些改革? (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3)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 探究二 票拟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处理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这实际上就是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如图是内阁票拟)问题 (1)票拟是否表示内阁学士拥有决策与执行的权力? (2)归纳内阁的特点有哪些? 探究三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材料 《皇明祖训》记载: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