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 第9课《家》祖孙之间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 第9课《家》祖孙之间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1页
1/11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 第9课《家》祖孙之间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2页
2/11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 第9课《家》祖孙之间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3页
3/11
第 9 课 《家》——祖孙之间【文本助读】一、作者名片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27 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 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 1929 年到 1937 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成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新的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巴金创作《家》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就是“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巴金曾说:“我接受了‘五四’反封建的思想,用反封建的眼光去看家庭。……我在小说里攻击的是旧制度,不是对个人。”换句话说,巴金的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的《家》,其实不是自现实中提炼出来的现实,而是“主题先行”(攻击旧制度)之后的现实。讲得更直白一些,巴金的“三部曲”其实跟“打倒万恶的封建家庭制度”这样的口号标语类似,只是他使用文学语言讲故事的方式,把他的这个想法铺衍出一部小说,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想法:“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败、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二、内容链接《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封建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的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族的决裂。本节之前的内容,写了觉民、觉慧兄弟积极参加学校的演剧活动,热心地阅读《新青年》等杂志,从心底里对新文化产生了热切的渴望。就连他们的大哥觉新也受到了感染。但作为高公馆这一封建大家族的长子长孙,觉新背负着继承家族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 第9课《家》祖孙之间学案 新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