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主要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对生物质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寻找生物质资源、研发生物质转化技术、探讨生物质能的生态环境效益 3 个方面。生物质资源生物质资源范围广泛、数量巨大,而且存在分散,不像矿物性燃料那样集中。其主要有:木柴燃料、农作物废弃物、畜禽粪便、能源植物、城市废物。其中,农作物废弃物主要有秸秆(稻草、麦秸、棉花秸等)、杂草、稻壳、花生壳等。能源作物指专门作为能源的作物,目前用于油料作物种植的树种有:麻风树、油桐、乌桕、漆树、核桃、油茶、黄连木油橄榄、油翅果、四合木等。虽然生物质多种多样,但根据其使用方法,可将生物质归结为传统和现代两类。生物质转化技术生物质转换技术可分为 4 大类,各类中又包含不同的子技术。目前,全世界各种生物质利用技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发生物质能的生态环境效应由于生物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量相当于其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所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净排放量接近于零;同时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烧时释放的硫化物和氮化物较少,对大气几乎没有影响,缓解了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压力。但生物质能的发展也有其局限性。部分学者认为生物质需水量大,能源作物光合作用效率低,从而将生物质的生产局限在降水充足的地区,迫使生物质生产与粮食生产等其它类型的土地利用相竞争。生物质能发展也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如果用生产生物质能的作物替代自然覆盖,如森林和湿地,因品种较为单一,生态系统的功能将削弱,生物多样性将降低。此外,生物质能的利用对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变化和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都有重要影响。生物质由于能量密度低、分散分布、利用过程需增加预处理,或附加的转换设备利用的成本较高,与化石能源产品竞争处于不利地位,因而也很难为消费者接受。总的来说,生物质能开发必须克服两个关键障碍:一是降低生物质能的成本;二是利用生物质能,发展能源作物时,不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不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化石能源在逐渐稀缺过程中,机会成本将越来越高,而生物质能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成本则会不断降低。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生物质能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