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一、牛顿第二定律、单位制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 a=或 F=ma。(3)适用范围① 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② 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2.单位制(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2)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质量、时间、长度,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千克、秒、米。(3)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二、超重与失重1.实重和视重(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地球上的同一位置是不变的。(2)视重① 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② 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物体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物体的压力。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完全失重概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为 a=g原理方程F-mg=ma F=m(g+a)mg-F=ma F=m(g-a)mg-F=mg F=0运动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无阻力的抛体运动;绕地状态球匀速圆周运动三、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两类动力学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下: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F=ma 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2)物体只有在受力的前提下才会产生加速度,因此,加速度的产生要滞后于力的作用。(×)(3)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4)失重说明物体的重力减小了。(×)(5)物体超重时,加速度向上,速度也一定向上。(×)(6)研究动力学两类问题时,做好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关键。(√)2.(鲁科版必修 1P134T3)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将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