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 工艺设计反渗透〔Rcverse osmosis〕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指水〕通过反渗透膜而分别出来,故称反渗透。依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的方法到达分别的目的。一、 RO 理论根底1.1RO 定义反渗透法分别过程不需加热,没有相的变化,具有耗能少,设备体积小,操作简洁,适应性强等优点。反渗透的分别传质现象常用溶解集中机理来解释,即透过组分选择性溶解在膜料液侧,然后在膜液侧静压差推动下,集中透过膜。反渗透膜为有机合成材料,是人造的半透膜。它的孔径足够小,使Na+、Cl-、Ca2+、Mg2+不能通过,而只能使 H O 分子通过。该过程的工艺简2便,能耗低,操作和把握简洁,应用范围广泛。1.2RO 名词解释1.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2.脱盐率:通过反渗透膜从系统进水中除去总可溶性杂质浓度的 百分率。3.透盐率:脱盐率的相反值,它是进水中溶解性的杂质成分透过膜的百分率。4.流量:流量是指进入膜元件的进水流率常,以每小时立方米〔m3/h〕 或每分钟加仑表示〔gpm〕。浓水流量是指离开膜元件系统的〔为透过膜的那局部的“进水”〕流量。这局部浓水含有从原水水源带入的可溶性的组份,常以每小时立方米〔m3/h〕或每分钟加仑表示〔gpm〕。5.通量:以单位膜面积透过液的流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升米(l/m2 · h)或每天每平方英尺加仑表示〔gfd〕。 6.RO 系统图7.反渗透进水水质-SDI,SDI 数值大小表征水被有机物、胶体和颗粒等物质的污染程度。7.RO 元件构造图9.安装效果图每根压力容器内可串联1 ~7 根标准膜元件,常见为6 根二、 RO 影响因素2.1进水要求SDI15:<3浊度:<1NTU余氯:<0.1ppm 温度:25±2℃2.2脱盐率脱盐率同样和压力成正比,但是不同用途膜元件的脱盐率随压力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原则上说,膜元件的分别层越致密,脱盐率随操作压力的正比变化越不显著,这时脱盐率根本保持一个定值,当膜元件的分别层比较疏松时,操作压力对于脱盐率的影响较大。在确定的压力下,当给水中的含盐量增高时产水量就会削减。这是由于给水的渗透压变高,有效压力随之降低的缘由。脱盐率受含盐量影响也格外大,对除海水淡化膜以外的反渗透膜来说,通常当含盐量增高时脱盐率会下降。当进水含盐量在格外的一个范围时,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脱盐率会稍许增加。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元件不同,由于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更加致密,在给水含盐量高时,脱盐率会下降得格外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