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 一、常识 1.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被成为“柳柳州”他与唐朝另一位著名文学家韩愈并成“韩柳”,提倡了古文运动他在被贬期间写下了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 2.选自:《柳河东集》 3.记:古代的一种体裁这种文体,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报复,阐述作者的某种观点 二、文章内容 1.分段: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貌;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 第三段:写小石潭的岸势和源头; 第四段: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 第五段:交待同游者 2.中心思想: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凄清幽美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曲折反应政治上受打击,怀才不遇的愤恨不平 3.写作特色: 1)按观察角度的变化,刻画景物,动静结合,由近及远,巧用比方,正面侧面相结合 2)寓情于景,情随景变,情景交融 3)语言生动、形象、简练 三、要点 1.作者站在小石潭的东北岸观赏景物依据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 2.文中描写鱼儿静态游姿的是“尔远逝,往来忽”;静态游姿的句子是“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主要内容】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主题思想】作者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小石潭让》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进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文章结构】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条理清楚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第一段,作者采纳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竹,由竹到闻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