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读,疏通文句。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雪后奇景的赏。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课前多媒体循环播放西湖雪景。 2、导入语。 冬季,最浪漫的无疑是下雪,最漂亮的无疑是银妆素裹的雪世界,让我们随张岱一同去。 二、介绍湖心亭与作者 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2、张岱: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⑴ 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⑵ 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日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⑶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老师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三、整体把握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与多音字的朗读: 崇(chóng zhēn) (cuì)衣 雾凇(sōng) (hàng)(dàng) 铺(zhān) 喃喃(nán) 更(gēng)定 更(gèng)有此人 强(qiǎng)饮 2、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疏通文句,可同桌间讨论沟通,然后圈画出还不解的文句,进行质疑问难。(同学们对课文的字句还有不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3、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知识存储) ⑴ 一字多义: ① 余拿一小舟:撑,划;上下一白:全白。 ② 是日更定:是,这; 是金陵人:是,推断动词。 ③ 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焉得更有此人:更,还。 ⑵ 词类活用: 客此: 客,客居,名词作动词。 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评价学生诵读情况。读古文要正确流畅,还要有韵味。 5、请一同学用现代汉语讲述本文主要内容。 四、品读赏 1、提问: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字括呢?(“痴”) 2、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