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诗的八堂课》读后感

《诗的八堂课》读后感_第1页
1/2
《诗的八堂课》读后感_第2页
2/2
《诗的八堂课》读后感《诗的八堂课》读后感 读诗对而立之年的我而言已稍显遥远。硬要追溯的话,脑海中出现的也是少年时间里抱着课本朗诵的那句 床前明月光 了。因此,最近在打开《诗的八堂课》这本书之前,我暗自忖思:多年没有接触诗歌的我,是否能够读懂这本解诗的书呢? 然而翻开这本装帧简单的小书,开篇一句话就打消了我的顾虑: 此开讲第一回也,却说到赌博和下棋上头来了。诗跟赌博有什么关系?又跟下棋有什么关系? 诗和赌博和下棋还有联系?带着疑惑和不解,我读起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的文字,不经意间步入了尘封已久的诗的沃土。 江弱水教授给我们讲诗,可谓另辟蹊径。他把看上去非常艰难的诗写作,直接分为两类: 赌博 和 下棋 。 赌徒 写诗,不是诗人在用语言表达自己,而是语言在通过诗人表达自身,兔起鹘落,语言便会蜂拥到诗人的身上寻找出口,就像高呼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李白。而棋手写诗,则是将每一个字细细地掂量琢磨,反复尝试和删减,就像 新诗改罢自长吟 晚节渐于诗律细 的杜甫。这种新颖的比方使我眼前一亮。 江弱水教授讲诗时,还善于引经据典,因此书中对于作诗与品诗的理论便完全不显得空洞无味,反而在大量例子配合下显得特别生动而令人信服。记得他讲 诗的味道 ,讲解 诗 如何呼应勾连着我们的过去时,先用《说文解字》详解汉字古意,再引当代法国思想大师布迪厄的《区隔:品味推断的社会批判》书中的权威声音来解释,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可谓深化浅出。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鲁迅的《戛剑生杂记》中,都有关于 味道与记忆关系 的文字,作者列举,勾起读者的联想,然后以龚自珍的文字与罗兰 巴特的叙述作讲解,为这一 味道与记忆关系 的话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者在书中,让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轮番上阵,却丝毫没有给人 掉书袋 的堆积陈腐之感,只是让人在他广博的知识面前表示钦叹。即便不是出于专门讨论诗的目的去读这本书,也能收获许多诗的创作和鉴赏知识。假如是为了学习诗歌写作与鉴赏去读这本书,一定也能从中领略到专业知识,并且享受到专业书籍中缺失的那一份生动之美。这也许便是这本书的成功之处。 江弱水教授讲诗,不分古诗、新诗和外国诗,把各种类诗放在一起讲,这种奇异的杂糅使这本书具有极大的延展性,能让人产生联想,能把诗融会贯穿起来。我读此书,明白了陆机的《文赋》如何与艾略特的作品有相通之处,也明白了现代诗人张枣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诗的八堂课》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