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的自治与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的自治与强制 摘要:控制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股利分配失衡问题归根究底在于公司内部缺乏适当的权利制衡机制,存在内部人特别是控制股东侵害小股东合法利益的问题,这是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的结果。我国与再融资行为相挂钩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具固有缺陷。依据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公司现金分红是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结果,只有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得以有效执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失衡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应当尊重公司自治原则,通过契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增强公司股东对现金分红决策的参加度,对大股东权利的行使形成有效的制衡;同时,强化特定情形下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进展股东强制股利分配之诉,对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是我国解决股利分配失衡问题的必定出路。 关键词:股利代理成本理论;现金分红;小股东利益保护;强制股利分配之诉 中图分类号:DF411.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25.02.18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式“现金股利之谜” 公司股利政策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实证讨论,致力于理解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合理解释影响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因素,试图从中找出一种理想的股利政策模式。如今,公司股利政策已不再作为孤立的公司财务学领域的讨论课题,从事法学讨论的学者们也将股利政策纳入其讨论范畴,公司股利政策作为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与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之间的互动关系,已经受到国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困扰学界多年的“股利之谜”似乎已经越趋明朗。 相比之下,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讨论进展却不容乐观,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中国式“现金股利之谜”仍未得到合理解释,监管部门提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初衷与资本市场反应冷淡的鲜亮对比,反映出我国的现金股利政策至今仍然是个中国式不解之谜。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鼓舞、引导上市公司制定持续、透明的现金分红政策,敦促上市公司形成合理回报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机制,从 2001 年 3 月伊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陆续发布了若干法律规范性文件,建立相应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并且因其浓重的行政监管色彩,常被称为“强制性”现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