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讲话稿(三)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日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 了解艾滋病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12 月 1 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患者近 4000 万,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 1400 万。我国从 1985 年发现首例艾滋到今日,短短的 20 年,感染艾滋病毒已有 84 万人,位居亚洲第二、全球十四位。更可怕的是,目前,艾滋感染者的发病率每年以 4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假如缺乏有效的控制,到 2025 年,我国的艾滋感染者将达到 1000 万之多,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 因此,艾滋病离我们不再遥远,它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全世界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它就在我们的身边。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学生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该努力去了解更多的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和信息。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的复制方式极为独特,很多国家花巨资研制药物和疫苗,到目前尚未解决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虽有几种药物可延续艾滋病人的生命,但价格昂贵,一旦停药,病人即死。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阻断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带病毒的体液交换传播。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可刺入人体的针具和医疗器械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通过怀孕、分娩、哺乳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埋伏期期间外表上看不出来,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能通过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早期症状是可以出现皮疹,导致瘙痒的,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数周(4~8 周)内可能出现一些急性早期病状,如淋巴结肿大、皮疹、盗汗、头痛、咳嗽等,有的与一般感冒差不多。患者皮肤上会出现不隆起的斑,由于血管扩张而发红的红斑(猩红热、麻疹、药疹等),发生皮下出血的紫斑。 一旦发生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或怀疑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一定要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咨询和检测。目前还没有可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法律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传播危险。 其次,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或打喷嚏都不会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