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工作述职报告本人 69 年毕业于 xx 中医学院,在 xx 县 xx 卫生院工作了 XX 年,农村的特点是不分科。所以我是名符其实的中西结合全科医生。72 年我就成功开展过针灸麻醉输卵管结扎术。效果特好,使西医折服。在边工作边学习中,我能独立管理西医病房。79 年本人和一名护士成功抢救了一名极重型休克型肺炎。我将纯阿托品直接输进静脉,一个晚上就输进 500 多毫升。这可能是全国的首创。本院的唐 xx 院长夫人,西医张 xx 要我写论文,可惜我没有听,认为这是大医生的事。她后来调至 xx 县人民医院,老公调至 xx 县卫校任书记。他们可以作证。 83 年本人调至 xx 市 xx 医院,根本上结束了西医工作,从此专攻中医。但是中医仍然不分科。所以我是名副其实的全科中医师。 xx 地区的医生把张仲景的药方叫经方,其它的药方叫时方。经方用得好,疗效绝对好。下面仅列举数例。 1,xx 局工厂职工胡某,男,27 岁。左偏头痛七年有余,每天下午加剧,伴有恶心,舌稍红,苔薄白,脉浮昡。用小柴胡汤加味,三剂症缓,六剂治愈。 2, 谭某,职工家属,女,59 岁。三天前受凉,现手脚在晚上抽筋,汗出纳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此乃揉痉,桂枝汤主之。我用桂枝汤加味,三剂病愈。 3,王某,退休职工,男,70 岁。心慌头痛,全身乏力,纳食欠佳,二便调。舌淡红,苔微黄滑,脉细结代。炙甘草汤主之。服三剂,病情明显减轻。两个月后病情再次发作。连服六剂,脉结代消逝。 4,冯某,港退职工,男,79 岁。胸闷心慌,乏力气短,劳那么加剧。舌淡紫,苔薄白,脉结代。连服炙甘草汤九剂,结代消逝。观察八个月,没有复发。 85 年《xx 报》出来 100 道题,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其中有一题是半夏泻心汤之君,成无己认认为是黄连,柯琴认为是半夏。那么,君药究竟谁呢? 我想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误下成痞。升降失常,阴阳不调,寒热互结,遂成痞证。本方立法,寒热互用,调和阴阳,苦辛并进,顺其升降。一言蔽之,辛开苦降。这已明说,君药必须是两味。所以,我提出黄连半夏共为君药。虽文章写得不好,但金榜唯我题名。我生平第一篇论文,竟不费吹灰之力上了《中医杂志》。原来小人物也可写论文。同时也为医院争取了名誉,这是 xxxx 医院的第一篇国家级论文。虽然中医杂志社把我的名字写成华 xx,但单位名称没有错,xx 市 xx 医院唯我姓华,整个 xx 市港务局,几千职工也只有我一人姓 x 名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