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与进展探讨中医科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与进展探讨 一、培训对象与方法 1.培训对象及培训时间 培训对象对工作满 5 年,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聘用护士 12 名,全部为女性,年龄 30~45 岁,培训时间为 8 个月,培训合格,作为本科护理骨干。 2. 培育方法 (1)配备师资队伍,丰富教育学资源。中医科拥用中医妇科脾胃科病区及治病中心,共 90 张床位。平均住院日 15 天,床位使用率大于 100%,拥有师资力量雄厚,护理本科生 10 名,副主任护师 3 名,主管护师 3 名,具有医学硕士学位的教授、专科医生 10 名,理论课程由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医疗专家 及名医和资深护理老师承担。 (2)建立专科护士培训,组织管理模式。专科培训由护士长作为负责人统一管理,设计讲课/读书报告,综合素养考核评分表。 (3)培训目标明确。培训从事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有用型专科护理人才,具有扎实的中医科相关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科临床技能,指导临床工作。掌握中医科常见病的治疗、护理措施,掌握中医常见病的护理诊断,掌握专业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常见故障的处理;参加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参加中医临床教学工作。 (4)理论课程讲授内容包括。①危重病观察技术;②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③中医四诊讲授;④中药性能;⑤用药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⑥起居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5)临床实践内容。安排消化系、心血管系及乳腺疾病、呼吸系统等患者的病情观察以及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三大死原因[1],抗癌新药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中医护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症状处理及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如中药塌渍、中药敷贴治疗,胸腔、腹腔、穿刺、术后护理等。 (6)积极诚请上级医院有声望的医师和护理专家进行理论讲授,如康复治疗,患者如何更好进行中医药调养实践等等,科室内也进行一边理论培训一边临床实践,全体护士利用下班时间集中学习、护理查房、考核,由指导老师全面负责护士的理论指导和操作培训。 (7)实行专科操作和基础操作量化考核。负责操作的指导老师,每月检查量化操作完成情况,由科教老总每月负责理论考试完成情况,每月笔试。 二、培训意义 中医科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优良的师资条件和专业进展时机,培育了有用型人才,使护患关系得到进展,开扩了护士的视野,拓宽了服务范围,使中西医充分结合,扬长避短,受到广阔患者的好评,通过培训人尽其才,使优秀的护理人才脱颖而出,更好的服务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