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与 IT 管理原则 1 前言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通过改善组织内部的沟通和降低总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组织与外部战略合作伙伴之间的官僚成本,使组织得以更高效率的运作。为了在 21 世纪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组织应用信息技术,并努力地进行组织结构重组和组织文化的改造。然而,实践中,却存在大量的应用 IT 失败,或者未能达到 IT 应用预期目标的案例。IT 应用成功的关键资源是作为核心构成的人,以及组织内部恰当的领导能力。只有在恰当的岗位上配置恰当的人,才能将 IT 和业务整合起来,才能确保组织达到 IT战略目标。 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由于人是 IT 应用的关键构成.他们的行为将影响 IT 应用的效果圆。假如高层领导对 IT 不支持,那么 IT应用将没有希望。然而,高层领导也并非全能的,中基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至少也是重要的,只是他们扮演的角色不同。可见,对企业信息化中如何发挥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影响力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管理学在进展过程中越来越强调人的价值,越来越强调发挥人的能力。随着 IT 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讨论在企业 IT 应用中,中基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素养,分析在实践中需要遵循哪些 IT 管理原则。以提升企业的 IT应用水平,是新时代管理学科进展所提出的新课题。 2 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最早对工作能力进行系统讨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McClelland。个人能力决定工作绩效,个人能力包括与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才能、特质等个人特征。自从 McClelland 对工作能力进行讨论以来,工作能力受到理论界的极大关注,相关学者纷纷根据自己的讨论领域,对不同职位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讨论。 收集与工作能力相关的各种信息,识别出能力要素。是进行工作能力分析的一个关键步骤。识别任务执行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特征,可以选用的方法主要有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法、问卷法和文献回顾法,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讨论以及调研条件选择使用。 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方式,本文归纳出为了提升企业 IT 应用水平,中基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要素,并将这些能力要素命名为信息化能力。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包括 9 项能力要素,分别是: (1)信息系统知识,是指中基层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作用、功能、行业应用情况的了解程度; (2)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