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沉池漂移污泥的原因二沉池漂移污泥的原因 污泥漂出现象出现在二沉池,但只有 20%的可能性来自二沉池本身,有 90%以上是来自好氧池和系统工艺指标的控制。针对二沉池浮泥的性状,对好氧池的温度、PH 值和系统进水的营养比例和毒物含量进行检测。 对好氧池的温度和 PH 值进行离线检测和校订,核定差值,分别对系统进水和好氧池上清液的 COD、氨氮、磷进行化验。 1、温度波动的影响: 活性污泥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5~35℃,在其范围内温度升高,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生化反应速度加快,通常每升高 10℃,生化反应速率增加 1 倍(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跃、顾国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当好氧池的温度超过 35℃时,污泥絮体开始破坏,沉淀性能转差;当温度超过 40℃,原生动物消逝,出水浑浊;当温度超过 45℃时,分散絮体占优势,沉淀性能严重恶化,大量污泥漂移在二沉池表面上,形成较厚的污泥层。 水温过低也同样会导致污泥活性降低,分解有机物耗时增加,体现在二沉池活性污泥集团上扬,细小颗粒流出出水堰,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出水浑浊。 2、PH 值: 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保持最适宜的 PH 值(6.5~8.5)是十分重要的,假如好氧池混合液 PH 值达到 9,原生动物将有活跃转变为呆滞,菌胶团粘性物质解体,活性污泥结构遭到破坏,处理效果显著下降;假如好氧池混合液的 PH 值低于 6.5 时,酸性的环境不利于细菌和原生动物的生长,尤其对菌胶团不利,受到 PH 值冲击的污泥解体甚至死亡,结构松散不易沉淀,二沉池出现大量浮泥现象,PH 值越低(或越高)污泥活性受影响越严重,上浮污泥越多。 3、污泥中毒: 当酚类物质在 500mg/l 以下时,可被微生物分解,当超过 1000mg/l 即对微生物有抑制和杀害作用,使细胞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及菌体内的酶变质而失去活性。 活性污泥受到有毒物质的冲击和抑制后,正常代谢受到影响,导致部格外围活性污泥死亡,随即解体部分溶解到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发生污泥中毒后原生动物消逝,同时伴有出水夹带悬浮颗粒,COD 升高。 4、营养比例失调: 理论上,微生物对氮、磷的需要量可按 BOD5:N:P=100:5:1 来计算。活性污泥正常运行时需要均衡的营养比例,最基本的是 C:N:P=100:5:1,同时还有多种无机盐类:碳、氢、氧、氮、磷等元素补充氮时可以投加氨水、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补充磷时可以投加过磷酸钙等,投加磷酸氢铵可以达到同时补充 N、P 的效果。 解决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