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之基础教育信息化 ---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 蒋东兴提 纲信息化对教育进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的传播与管理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时代的基本技能教育信息化将变革教育模式与关系“互联网+教育”在向我们走来“三通工程”推动教育教学变革一、信息化对教育进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5-2025 年)》信息技术对教育进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进展规划(2025- 2025 年)》探究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进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机制。1、和造纸术、印刷术一样,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① 造纸术让知识有了方便携带的良好载体,人类突破口语的束缚,用文字将信息加以广泛传播;② 印刷术极大提高了书面信息的复制效率并降低成本,扩大了信息沟通传递的容量和范围,让人类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2、信息技术同时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人类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和容量限制,并且突破了语言文字种类的限制,知识的传播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3、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的猎取与利用方式,知识已经不必也不能都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与知识急剧增长,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知识创新频率不断加快,传统的图书传播载体和阅读记忆猎取模式已经不能够应对当前知识激增的状况,必须采纳信息技术革新知识生成、传播、呈现和利用的方式;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的快速进展与普及应用,知识在手头成为现实,知识已经不必也不能都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中,外部海量存储的知识随需可得,关键是要掌握猎取与利用的方法。4、信息技术改变了个人知识的自组织模式,引发了团体知识的社会组织模式的变革。 随着知识载体从以往的单一书本形式转化为多媒体知识包,知识的组织形式从以往的线性排列转向超文本结构,个人知识的存储也由单一的内存(大脑)扩展到外存(在线知识库),传统的知识构建模式和组织模式已不能适应如此巨大的变革; 充分发挥人类的联想机制, 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知识构建方式,建立面对知识分享的社交网络,通过学习者积极参加知识建构、沟通与共享,推动社会化的知识组织与共享模式,促进学习者的个性进展与集体智慧的增长。5、拥有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信息时代需要“数字公民”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必要的信息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