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27~29 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长方体,把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熟悉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操作,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力量,培育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量。 教学重、难点: 1、把握长方体的特征,熟悉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预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外形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外形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看,看看有什么发觉?(课件演示由 6 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熟悉了长方体,是不是由 6 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连续讨论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学问。(板书课题) 3、师:四周有许多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二、探究新知 (一)整体熟悉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预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局部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局部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看: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看、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刚我们熟悉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认真观看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觉?(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觉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拟好,不重复也不遗漏。(老师巡察指导学生观看) 2、汇报沟通,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沟通时留意: (1)引导学生根据肯定挨次数面、棱、顶点的个数。在数棱的数目时,假如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老师要引导学生熟悉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风光及棱的特征后老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别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一样的,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