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 读后感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讨论,发现。网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以下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完全书,从 18 岁的安德烈第一封书信中直接开始探讨的关于德国和纳粹的关系开始,到为了整个世界的积极道德,消极道德,再到 18 岁第一次的感情问题,还有全书最后,面对两代人的独立放手与不舍的探讨,说实话,很有些深度的感觉,没有其他文章,其他小说那么容易理解。文中涉及的政治问题,包括所谓的 左 和 右 的探讨,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安德烈口中所谓对 18 岁生活状态的抽象隐喻,一种对生活中其他事情的未知好奇,自我解放,不在乎他人目光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放浪不羁?我不觉得,我倒觉得假如 18 岁的生活和书中以一位香港女学生说的那样,活像个老学究,看书,学习,讨论政治,思考大问题。那样的生活,我认为,和 18 岁的日子格格不入吧。 怎么说,在过去的初中生活,除了书本,课外习题,电视上网络上肤浅的新闻报道之外,国家的荣誉感,同代人的生活态度,或者是关于自由独立的想法,很少很少。 就好像昨天还是一个踢球的少年,今日已经可以坐下来讨论德国纳粹带给德国人的耻辱能不能直接否定掉德国人的爱国热情一样,瞬间跨越了两个层次。 印象深刻,对与安德烈与 MM 所探讨的问题价值。几乎每一封书信,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让人有所收获。抛开和我关系不密切的德国的爱国主义,青年人未来的工作问题,18 岁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单单关于独立的篇章和对于社会问题的道德问题,就足以让人受益匪浅。 关于社会道德。星巴克咖啡的一次性纸杯所破坏的植被,KFC,M 记为了生产牛肉所破坏的南美原始森林,又或者我们在穿名牌衣服鞋子的时候,非洲等地的贫瘠土地上,还有那么多孩子没有东西遮体,没有东西填饱肚子,没有钱去买药治玻这种时候,你会怎么做?是抵制,好像当初一样抵制日货?或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跳过,默默说一句,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干?前者太过偏激,后者太过迟钝。 我想,我也只能和安德烈一样,减少去 KFC,星巴克的次数,不去食用什么野生动物,劝说家人不要买动物皮毛。很无力的举动,但是只能这样。所谓的消极的道德 积极的道德?比如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