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由贺剑峰、李泽健制作,发布遵循 GPL 开源协议,诸位可以修改后再次发布共享。限于水平限制,资料中不如人意之处和错误肯定不少,敬请诸位不吝吐槽指正。第一章1 人工智能的进展有哪几个阶段组成?简述每个阶段的重要成果与代表性人物。孕育期(1956 年以前),主要成就是创立数理逻辑、自动机理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发明了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这些成就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准备了充足的思想、理论和物质技术条件。代表性人物,西班牙神学家和逻辑学卢乐、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帕斯卡、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兹、英国数学家布尔、英国数学家巴贝奇、英国数学家图灵、美国数学家莫克利和其讨论生埃克特等等。形成期(1956 年和 60 年代),主要成就是人工智能正式诞生,并很快在定理证明、问题求解、博弈、模式识别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代表性人物是美国的科学家纽厄尔、肖、西蒙、塞缪尔、乔姆斯基、勒洛特、赛尔夫利奇、麦卡锡(人工智能之父)。进展期(60 年代以后),主要成就是人工智能讨论向纵深进展,在更多的讨论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开始走向实际应用,在学科上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代表性人物有美国科学家费根鲍姆(专家系统之父)、Quillian(语义网络)等等。2 讨论人工智能的方法有哪几类?每类的特点是什么?讨论人工智能的方法有:符号智能、计算智能、行为智能。符号智能以知识为基础,通过推理进行问题求解,也即所谓的传统人工智能。计算智能以数据为基础,通过训练建立联系进行问题求解。神经计算、演化计算、模糊计算等都可以包括在计算智能中。( 软计算 L A Zadeh)行为智能是以控制论方法进行 AI 讨论,认为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为,提出智能行为的“感知-动作”模式,智能未必需要知识、知识表示与知识推理,智能行为可以通过现实世界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表现出来。这又称为行为主义方法。第二章1 常用知识表示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常用知识表示方法:一阶谓词逻辑、产生式系统、语义网络、框架系统。一阶谓词逻辑有谓词公式、连接符(与、或、非、蕴含)和量词(全程、存在)的表示元素。一阶谓词逻辑的优点是,表示元素具有良好定义的语义,便于自然地表示概念,准确而灵活,其要有很好地表示充分性、基于一阶逻辑的归结定理证明能适用于各种应用系统。一阶谓词逻辑的缺点是,不能应用启发式知识控制推理,无法描述结构复杂的事物,知识库较大时推理效率低下。产生式系统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