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得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得地位. 2、掌握基本得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得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得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得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老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得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得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得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得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三、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 个词语。 2、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得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难点 领悟和学习烛之武得劝说艺术。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联系初中所学《曹刿论战》,学生介绍《左传》,老师补充材料,《左传》得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得地位。 2、、整体把握 (1)解题:理解题意,您会想到那些信息? (2)介绍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 6 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得形势,实行分化瓦解得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得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得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得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她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得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得外交才能。 3、课堂教学 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选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再选一名学生评论优缺点,概括您所听懂得故事。 齐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比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提出疑难字词. 第二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得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得采纳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得同时加强讨论与沟通,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得?为什么攻郑? 提示:秦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联系时代背景,这一段 2 5个字介绍了哪些内容?找出重点词:贰、军、于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找出重点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