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美畅销书的六小时理论看电子书的崛起从英美畅销书的六小时理论看电子书的崛起 这几年台湾流行引进英美的畅销小说,除了预付版税一本比一本还高之外,书的厚度也是一本比一本厚。三四百页算是入门款,五六百页是标准型,有些甚至厚达七八百页,得分拆成上下册。台湾版的用纸又不如英美小说来得轻快,书捧在手上读,不多久便会手酸。 后来读香港作家陶杰的文章才知道,英美的畅销小说之所以会这么厚,是经过专业出版人“理性计算”评估后得出的结果,答案是“六小时理论”。也就是说,一本书得让一位典型的专业中产白领阶层读者,在六小时内读完。 六小时理论,成了英美畅销小说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或许你会问,为什么是六小时? 根据陶杰的说法,六小时是英美商务人士商务旅行中的标准空闲时间。例如,从纽约搭飞机到旧金山,扣掉走路、吃飞机餐等必要时间,候机与搭乘飞机的飞航时间,约莫六小时,假如不拿来睡觉或看飞机上的电影,读书是最好的休闲,心无旁鹜,一趟旅程读完一本书,下飞机时便可丢弃(这也是为什么英美畅销书平装本纸张偏薄、开本偏小、装订不佳、价格低廉的原因之一),已经是英美商务人士的旅途必做之事。 在这六个小时内,让这群读者能够一气呵成地读完一本书,打发无聊的飞行时间之余,掌握一些历史掌故,或者新奇知识,能够有所收获,不至于白白浪费。令人愉快、满意的阅读经验,会让这样一群读者,下次有相同旅程时,再做同样的事情,于是成为出版业的死忠客户。 陶杰提起的英美畅销书六小时理论,也解开了笔者对于英美近年来电子书市场可以崛起而其他市场却不能的谜团。 亚马逊网络书店则以精装本价格破坏的方式(原本的精装版新书的电子书只卖平装版的价格),顺利抢下新书的电子书市场。 对于这群习惯阅读的高收入白领商务人士来说,电子书阅读器的价格并非负担不起,而买了阅读器之后,从此商务旅行不用再携带厚厚的书籍,减少随身行李,却同样能够满足阅读需求,还能选择之前得等上较长时间才能买的畅销作家的新书,这样一个市场利基的存在,的确能让这群有经济实力又有阅读习惯的阅读族群改变图书消费与阅读模式,从而推动英美电子书的崛起。 其实,日本的阅读市场也考虑到阅读时间的设定。根据日本的阅读讨论,日本人之所以进展出电车阅读习惯,是因为郊区住宅兴起,上班族与学生必须通勤上学或上班,通勤时电车拥挤,通勤时间也不算短,为了让读者打发时间,便有各种各样的出版刊物问世。与英美世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