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可行性讨论企业集团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可行性讨论 摘要:本文在比较传统资金管理模式与现金池资金管理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铁路运输企业运用现金池模式构建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的可行性,为铁路运输行业企业集团提供资金管理方面的有用性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金池 根据行业资金运行的规律、管理集权与分权的程度等,传统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大致包括统收统支、拨付备用金、内部银行、结算中心以及财务公司模式,但传统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展,出现了一种更适合企业集团进行资金集中管理、较传统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更能发挥内部资本市场效用的新资金管理模式――现金池。 一、传统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局限性分析 1.异地结算的时效性不足。传统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存在异地结算的时效性问题,因为大型企业集团的成员往往单位地域分布广泛,在传统资金管理模式下,资金管理机构(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等)为了方便成员单位结算,往往会通过实行在成员单位比较多的地区派驻分支机构进行集中结算的办法来解决,这样会导致企业集团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成本增加,而且办理异地结算业务还存在着较严重的结算时效问题,大大降低了结算效率。 2.业务有效衔接存在不足。在传统模式下,由于信息化水平进展不够成熟,企业集团外部结算与内部结算系统的业务有效衔接存在不足,且企业对外收付款同样存在时效差的问题。与此同时,内部结算与外部结算的信息仍需手工进行核对处理,工作量繁多,而且极易出错。例如,当一个企业集团的成员单位需要通过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部门进行结算付款时,成员单位首先需要手工填制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部门内部制定的付款凭证,资金管理部门接到凭证后要将其录入内部结算系统,在内部结算系统中减少该成员单位在资金管理部门账户上的存款。然后,成员单位再手工填制对外付款凭证到银行办理付款最后成员单位凭银行传来的付款证明进行银行存款减少的账务处理。整个业务流程环节多、手续繁杂,在途资金量大(傅丽娟,2025)。 3.实时性控制存在不足。由于传统资金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平台和信息技术基础,企业集团对资金监控和头寸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管理与结算系统并存的方式进行控制,实时控制存在缺失,很难实现对成员单位资金运动的有效监督与控制,更不能对整个集团总体的资金头寸及可动用的资金头寸进行汇总,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