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无公害猪肉生产的技术环节在猪肉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的今日,特别是加入 WTO 以后要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按国际标准要求生产优质安全猪肉。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标准和《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标准,农业部也颁布了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具体规定了无公害猪肉的理化指标,国家把无公害猪肉生产纳入法制轨道,实行标准化操作,有法可依。要想得到合格的无公害猪肉,必须从生猪的生产入手,提高饲养技术,科学饲养管理,合理使用饲料及添加剂,快捷有效的兽医防疫卫生工作,避开造成药物在猪体内残留,达到高效生产优质无公害猪肉的目的。一、种猪质量控制猪场和养猪户要从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应遵循以下 8 项原则:(1)正确选择引入品种;(2)慎重选择个体;(3)严格执行检疫制度;(4)所有猪种必须有检疫证书;(5)种猪场必须要有生产、经营许可证;(6)要区分引进品种是原种还是商品配套系;(7)要考虑品种原产地与引入地间的环境差异;(8)要考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了解被引品种地区的疫病情况及整个畜禽类疫病发生情况,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及仔猪;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有种猪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 GB16567(标准)规定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猪隔离观察 15~30 天,经兽医检查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只进行育肥的生产场,引进仔猪时,应首先从达到无公害标准的猪场引进。引入品种确定后,对引进的同一品种应相对集中饲养、慎重过渡、逐步推广及进行开展品系繁育等工作。了解和调查被引品种的选育标准和整个地区的疫病情况后,在种猪选择个体方面要求:健康、无任何临床病征和遗传疾患(如脐疝、瞎乳头等),营养状况良好,发育正常,四肢要求结合合理、强健有力,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特征和本场自身要求。种猪引进需要运输时,尽量减少个体的应激,引进后种猪先在隔离室饲养,隔离期结束后,对种猪体表消毒后可进入正常生产,实行"自繁自育、定期检查、定期消毒"的饲养管理原则。二、饲料安全与饮水质量控制饲养无公害猪的所有饲料都应当是无毒无害的,我国新颁布的《饲料卫生标准》,规定了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中各种包含物的含量指标。应严格按此标准要求饲喂畜禽。猪场、户应加强自配饲料原料质量的检查和监控,禁喂霉烂变质和剧毒农药污染的精、粗、青各种饲料。此外,开辟新型绿色安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猪场、户都应种植优质高产的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