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多赢融资方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多赢的融资方式 姓名郭玲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老师蒋先玲 2025030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多赢的融资方式 摘 要 自从 1970 年美国推出第一张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以来 经过几十年的进展 它已经在世界各地不断地被开拓出新的品种 对促进发行国的经济和世界金融业 的进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被誉为 彻底改变传统金融中介方式的金融工具 1998 年 全国范围内的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促使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成为 中国地产界关注的焦点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 时至今日 可以说无论从政策制定 者 还是理论界 都已经普遍认识到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大势所趋 中国 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终于由纸上谈兵走向了实战阶段 本文作者立足于以往的讨论成果 指出目前探讨在中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 券化的可行性及面临的障碍已经不具备现实意义 同时通过对参加证券化各当事 人的风险和收益的分析 水到渠成地推出作者的结论 两大主线贯穿全文 第一 通过文献回顾 总结了专家学者关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中国推行 的正反两方面观点 以及两派观点的片面性 第二 通过对参加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融资的各当事人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得出全文的结论 在法制健全 资本市场发达 资产证券化活跃 信 用体系和担保市场完备 市场透明度较高的前提下 住房抵押贷款证 券化融资将是一个使多方受益的融资工具 对参加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各当事人收益与风险的分析是全文的核心 主 要分五点进行阐述 原始权益人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相关中介机构的风险与收益 分析 投资者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贷款购房者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证券化对完善 我国金融市场的作用 而其中有关原始权益人和中介机构 尤其是 SPV 的部分又成为重中之重 商业银行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原始权益人 它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 程中所获得主要是非货币化收益 这也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所在 非货币化收益 是证券化带给商业银行的收入增加以外的收益 主要指商业银行在这一金融创新 过程中如何将风险进行化解 分散和转移 使风险控制在与收益对等的可接受的 范围内 以保证其自身向更为安全 稳健的方向进展 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 性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交易过程是由特别目的机构 SPV 及担保机构 受托机构 信用增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