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保管制度树立为教学服务思想,尽力做到运动器材、设施、体育场地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要求。一、建立器材管理明细帐,做好帐物相符。二、根据器材的性能、形状分类存放、摆放整齐。三、注意器材室的通风及防火。 四、定期检查物品,对易耗品及时办理注销、报修手续。对丢失物品及时登记、报告工作。 借用制度 一、体育课上借用器材需由任课老师开据“器材使用单”并注明日期、节次、器材、数量等。 二、课外活动学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归还时要检查数量和有无损坏。 三、学校运动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如有损坏或丢失,根据情况进行批判教育或进行赔偿,并有记录。 四、对学校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记手续,归还时要予以注销。 赔偿制度 一、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设备。对体育器材使用不合理,体育器材造成损坏者,要进行批判教育。对有意破坏者,要根据损坏程度进行赔偿。 二、借用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者,酌其程度予以一次性赔偿。 三、外借的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应照价赔偿,并进行登记加以说明。 体育器材管理员职责一、管好用好体育器材,为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和体育训练服务。二、建立财产管理帐目,做好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分类、编号、登记、保管工作。三、有严格的借用手续和赔偿制度,并仔细执行。四、熟悉各年级教学进度,根据老师上课需用器材,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上课使用。课结束后,要清点器材数量,发现短缺或损坏及时处理。五、常常打扫器材室,保持室内洁净。器材存放要得当、有序、搬运方便。并备有灭火器材。六、常常检查固定器械,发现损坏要及时维修,防止损害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海绵垫等器材的防腐安置,应常常检查或更换存放位置。七、定期清点器材,做到帐物相符,对损坏、低值易耗的器材,填写单据,上报注销,根据器材的损坏程度提出维修和购置计划。八、及时向领导汇报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使用情况和缺损情况,反映存在问题,不断改进管理工作。九、工作变动时,做好移交工作。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一、学校各项体育器材,分类摆放,造册登记,专人管理。二、老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按数按量归还,放回原处。三、课余时间,需用器材,应办理借出手续,并按时归还,如有遗失损坏,追查责任,按价赔偿。四、体育器材,每学期全面查点一次。逐年购置和自制,保证按省规定的器材要求达标。五、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洁净。六、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盗工作。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