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实务复习资料一、 填空题1、 主生产计划是平衡企业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制定的生产进度表。2、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采购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3、 延迟制造分为无延迟、成型延迟、物流延迟、完全延迟模式。4、 根据管理库存的主题不同,可将 VMI 的形式确定为以下三种形式:A、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为制造商管理库存,制造商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所有权仍归制造商,只是有供应商进行库存物资的保管、养护等管理工作。B、 制造商为分销商管理库存,制造商为分销商管理成品库存,成品所有权仍属分销商。C、 分销商为零售商管理库存,分销商为零售商管理商品库存,商品所有权仍属零售商。5、 QR 主要应用于普通商品,ECR 主要应用于干货商品。6、 二元分类法讲供应商分为产品型供应商和服务型供应商。7、 根据采供双方合作关系由浅到深的次序,讲供应商分为短期目标型、长期目标型、渗透型、联盟型和纵向集成型五类。8、 供应链定义:生产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二、 名词解释1、 拉动式供应链:整个供应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的顾客,产品生产是受需求驱动的。生产是根据实际顾客需求而不是预测需求进行协调的。在拉动式供应链模式中,需求不确定性很高,周期较短,主要的生产战略是按订单生产,按订单组装、和按订单配置。整个供应链要求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2、 横向一体化:是指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联合的一种战略。3、 战略联盟:是两上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实行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4、 推动式供应链:以制造商为核心企业,根据产品的生产和库存情况,有计划地把商品推销给客户,其驱动力源于供应链上游制造商的生产。5、 回收物流:是指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实行生产、流通及消费过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进行分类加工,直至最终处理环节的过程。6、 牛鞭效应: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 、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7、 TOC(约束理论):TOC 理论就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