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学案一、知识点扫描1. 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间的对应关系问题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受力作用的物体存在加速度.我们可以结合运动学知识,解决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时,一定有加速度,我们可以由加速度来确定物体的受力.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推断物体的 二、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受力的示意图3.建立坐标系,根据定理列方程4.统一单位,代入数据求解检查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舍去不合理的解.例题 1: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 6.4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4.2 N.求物体在 4s 末的速度和 4s 内的位移?例题 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 m=75 kg,以 v0=2 m/s 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 θ=30°,在 t=5 s 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 x=60 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练习 风洞实验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图 1 所示。(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做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 倍,求小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 s 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2.物体分离的两个临界条件及应用在解答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分离的问题时,不少同学利用“物体速度相同”的条件进行分析得出错误的结论。此类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利用“相互作用力为零”或“物体加速度相同”的临界条件进行分析。下面结合例题讲解,希望大家能认识其中的错误,掌握方法。(1). 利用“相互作用力为零”的临界条件[例 1] 如图 1 所示,木块 A、B 的质量分别为1m 、2m ,紧挨着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与 B 的接触面垂直于图中纸面且与水平面成 角,A 与 B 间的接触面光滑。现施加一个水平F 于 A,使 A、B 一起向右运动,且 A、B 不发生相对运动,求 F的最大值。练习 如图 3 所示,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不计,盘内放一物体 P 处于静止状态。P 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