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历史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素材 新人教版

高三历史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素材 新人教版_第1页
1/4
高三历史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素材 新人教版_第2页
2/4
高三历史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素材 新人教版_第3页
3/4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含义: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基础:独立自主社会主义国家 。 原则:平等互利。 目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经济特区的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特点——(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2、中国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 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为什么首先选择这几个地方来办特区呢?(1)靠近国际市场。(2)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3)交通便利。(4)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5)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 在这里。3、作用和影响——二十多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本身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①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②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③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1984年5月,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放。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南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影响: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3、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1988-2002年)含义: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特点: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作用: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历史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素材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