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他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反封建的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也产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0 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我国,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专题线索梳理一.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1).实质:是春秋战国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必然反映(2).概况①.儒家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强调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孟子:政治上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荀子: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民众的作用②.道家 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③.墨家墨子:代表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④.法家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主张社会变革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不阿贵”,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2.秦朝:法家思想 秦始皇采用法家理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巩固国家统一、焚书坑儒,以法为教3.西汉:前期,采用“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董仲舒吸收法、道思想改造儒学,增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二).近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东西方思想的碰撞与交融1.19 世纪 40 年代~19 世纪末:学习西方的器物阶段(1).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的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2).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学习西方的制度阶段(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实行君主立宪掀起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