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 集合第一节 集合的概念一、复习目标:1、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题,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2、集合中元素的 3 个性质,集合的 3 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二、再现性题组:1、下列关系:① ② ③ ④⑤中正确的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 4 个 2、已知集合 A={2,3},集合 BA,则这样的集合 B 一共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 4 个 3、已知集合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4、设集合,则( ) (B)M N (C)M N 三、知识梳理:1.集合① 定义: 。 ② 表示列举法: ,如{a,b,c}描述法: ,形式为:P={x∣P(x)}.如:图示法: 。③ 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④ 性质 确定性:必居其一,互异性:不写{1,1,2,3}而是{1,2,3},集合中元素互不相同,无序性:{1,2,3}={3,2,1}2.常用数集 复数集 实数集 整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有理数集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4.集合与集合的关系:① 子集: 。 记作: ② 真子集: 。 记作:B[或“”] A B,B C A C③④ 空集: ,用表示对任何集合 A 有,若则A注: 5.子集的个数若,则 A 的子集个数、真子集的个数、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分别为 个, 为 个和 个。四、典型例题:例 1、已知 P={0,1},M={x∣xP},则 P 与 M 的关系为( )例 2、已知集合例 3、已知非空集合 M{1,2,3,4,5},且若 a∈M,则 6-a∈M,求集合 M 的个数。例 4、已知,且 A B,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五、方法小结:1.解决集合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2.弄清集合中元素的本质属性,能化简的要化简;3.抓住集合中元素的 3 个性质,对互异性要注意检验;4.正确进行“集合语言”和普通“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 六、课堂检测:1、方程组( )A、(5,4) B、{5,-4} C、{(-5,4)} D、{(5,-4)}2、已知A,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是 3、已知集合 A、A=B B、B C、 B A D、 4、已知集合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5、已知 七、课后作业:1.已知,,若,则适合条件的实数的集合为 ;的子集有 个;的非空真子集有 个.2.已知:,,则实数、的值分别为 3 . 设 数 集,, 且、都 是 集 合的子集,如果把叫做集合的“长度”,那么集合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4.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5.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的三边长,则△一定不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6、已知集合若 A 中元素至多有一个,求的取值范围。八、总结疑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