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语文百家讲坛之-刘天华的二胡情韵 -袁静芳素材

高三语文百家讲坛之-刘天华的二胡情韵 -袁静芳素材_第1页
1/6
高三语文百家讲坛之-刘天华的二胡情韵 -袁静芳素材_第2页
2/6
高三语文百家讲坛之-刘天华的二胡情韵 -袁静芳素材_第3页
3/6
刘天华的二胡情韵 -袁静芳 主讲人简介: 袁静芳:女,1936 年 2 月 22 日生,汉族,湖南省岳阳县人,音乐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袁教授致力于中国传统器乐与乐种理论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涉足佛教、道教音乐的整理、研究工作。开设理论课程:“民族器乐概论”、“中国传统器乐名作分析研究“、“中国佛教京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专题研究”等,指导硕士、博士生多名。 主要论著有《民族器乐》(1987)、《中国乐器》(文字主编,1991)、《中国佛教京音乐研究》(1997)《河北巨鹿道教法事音乐》(1998)、《乐种学》(1999)等多部。主要学术论文有:《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和他的二胡曲》、《五四时代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革新家刘天华先生》、《民间锣鼓乐结构探微》、《中国民间器乐套曲结构研究》、《乐种学导言》、《中国佛教京音乐中堂曲研究》、《〈料峭〉乐目家族系列研究》等40余篇。1992 年,她撰写的《民族乐器》获首届文化部直属艺术院校优秀专业教材评比二等奖和 1995 年国家教委优秀科研成果奖;主编的《中国乐器》一书获北京市 1994 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2 年袁教授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 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和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南音学会理事等。 内容简介: 一位曾向乞丐讨教过的音乐爱好者何以成为国乐泰斗?一件过去曾是叫花子演奏的二胡怎么会登上国乐殿堂?如今的二胡曲何以让世界仰慕?演奏近百年不衰的二胡曲《病中吟》、《空山鸟语》等精典曲目表达了什么内涵,有何艺术特色? 刘天华,这位后来被冠以“乐府泰斗”之誉的著名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从小就酷爱音乐。离家很近的庵堂、庙宇是他经常去的地方,他常常沉迷于钟鼓、管弦之声乐而忘返。1909 年,刘天华考取了常州府中学堂,在这儿,他参加了校内军乐队,吹小号、军笛。武昌起义爆发后,学堂停办,刘天华被迫辍学回家。1912 年刘天华随兄长刘半农去了上海,进入开明剧社乐队工作,掌握多种西洋管弦乐器演奏艺术,并萌生改进国乐的想法。1913 年剧社解散后,刘天华到小学做起了音乐教员。并拜当时丝竹高手周少梅为师,学习二胡、琵琶演奏技艺。1915 年春,其父病故,失业多病的刘天华,每日在家靠拉二胡,来抒发内心对旧社会的控诉和忧愤。此时他的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语文百家讲坛之-刘天华的二胡情韵 -袁静芳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