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语文复习《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第2课时)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高三语文复习《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第2课时)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_第1页
1/3
高三语文复习《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第2课时)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_第2页
2/3
高三语文复习《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第2课时)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_第3页
3/3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章节与课题 赤壁赋 课时安排 课时2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和任务 1、 把分散的文言基础知识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 重点掌握“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重点句子能准确翻译。 3、背诵并默写《赤壁 赋》全文。 重点难点建议 1、 注意课本相关知识的积累与巩固。 2、默写要常抓不懈。 教学资源的使用 学习过程 个性备课栏 一、掌握“乃”字的意义和用法。(25 分钟) (一)指出下列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⑵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⑷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⑸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⑹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⑺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⑼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答案及解析: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 2—3.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4—5.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6—7.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8—9.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二)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及解析:ADG(A 才 B 是 C 竟然,却 D 才 E 就 F 这样G 才 H 你 (三)判断 下面文段中“乃”字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①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②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乃③忠贞之士 也!然亦有人不齿,乃④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⑤不得已而谢。 答案及解析: 1、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 2、 代词,可译为你的 3、 副词,相当于是 4、 副词,可译为竟然,却 5、 副词,可译为才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语文复习《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第2课时)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