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平衡》易错点疑难点浅析1、盐均属电解质,易溶性的盐均为强电解质,难溶性的盐均为弱电解质。对吗?答:易溶性的盐均为强电解质这是对的,难溶性的盐均为弱电解质则是错的。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的部分是否全部电离有关,即使是难溶的 BaSO4、CaCO3,由于其溶解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也属强电解质。2、冰醋酸加水稀释,C(H+)会不断增大吗?答: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较复杂,刚开始一段时间由于醋酸电离程度增大, C(H+)也增大。随着水量的不断增多,醋酸的电离程度仍将增大,但 C(H+)增大的幅度明显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的幅度,此时C(H+)将减小。3、酸或碱溶液每稀释至 10 倍,溶液 的 pH 就相应增大或减小 1 个单位。对吗?答:此种说法不当之处在于未排除弱酸、弱碱和无限稀释的情况。如在 250C 时 0.1mol/L 的醋酸的pH=2.88,稀释至 10 倍后浓度为 0.01mol/L,pH= 3.38,其 pH 变化小于 1 个单位。又如 pH=3 的盐酸稀释至 10 倍后,pH=4;但将 pH=3 的盐酸稀释至 105倍后,其 pH 不可能等于 8,应小于 7 并接近 7,因为这时水电离出的 H+起主要作用,不能忽略。正确说法应是:强酸或强碱溶液在有限范围内每稀释至 10倍,溶液 的 pH 就相应增大或减小 1 个单位。4、水的离子积常数一定为 1×10—14,纯水的 pH 一定为 7,pH 为 7 的水溶液一定为中性。对吗?答:不对。因为水的离子积及 pH 均与温度有关。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将增大。250C 时,纯水电离出的 C(H+)=C(OH—)=10—7 mol/L,Kw=C(H+)•C(OH—)=10—14;而在 1000C 时,纯水电离出的 C(H+)=C(OH—)=10—6mol/L,Kw=C(H+)•C(OH—)=10—12。所以水的离子积常数不一定为 1×10—14,纯水的 pH 不一定为 7,pH 为 7 的水溶液不一定为中性。4、含酸式酸根离子如 HCO3—的强碱弱酸盐水解会使溶液呈碱性,那么 NaHSO4、NaH2PO4、Na2HPO4的水溶液是否也呈碱性呢?答:不一定,后面三种只有 Na2HPO4的水溶液呈碱性,其它为酸性。这是因为除 HSO4—为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水中看作完全电离,不水解外,其它的均有电离和水解两种使溶液呈现酸性和碱性的相反作用。到底溶液体现酸性还是碱性,要看哪一方面起主导作用。若为弱酸的酸式盐,因为水解超过电离,所以呈碱性。5、中和滴定实验使用酸碱指示剂,当酸滴定碱时通常用甲基橙,碱滴定酸时通常用酚酞。对吗?答:不对。一般强酸与强碱相互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