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单元 课时 1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能用化学发展史说明并体会人类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是逐步发展和深入的,认识化学科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前景。2.通过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发现利用年代与冶炼方法的对比,了解化学发展的必然规律。3.以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过程为例,了解在实验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过程,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金属的认识历程;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三、设计思路本节设计以金属的发现及对酸碱的认识发展为例,从人类对具体物质的认识认识技术的更新、理论的发展等三个维度,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从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历程中,在两个典型事例中让学生回顾与总结相应的化学知识,同时感悟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本节课对事例本身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基于学生的已学知识作了一定程度的系统化与提升。四、教学过程[导入]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化学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学生各抒己见)[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变化的科学,因而它也是一门发现物质、认识物质、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接下来我们就沿着化学发展的历程,来认识人用心 爱心 专心测试技术认识物质化学理论形成指导发现物质促进促使类是如何发现、认识与创造物质的。[板书]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一、发现物质[交流与讨论](ppt:2)阅读资料:部分金属的发现时间 (1)你认为金属开发、利用的时间先后与其活动性存在怎样的联系?(2)结合你学过的知识,选择几种金属(如钠、镁、铝、铁、铜等),指出它们的冶炼方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通过比较你是否发现一些规律?尝试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释它们。[总结] (ppt:3)金属冶炼方法[巩固练习] (ppt:4)1.在工业上常常采用下列四种方法冶炼金属: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法(或 H2或 CO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这四种方法在工业上都有典型的应用实例。(1)古代的湿法炼铜;(2)古代的火烧孔雀石炼铜;(3)现代的铝 热法炼铬;(4)现代的用氧化铝炼铝。其中金属冶炼方法与实例对应关系不 正确的是( B ) A.(1)① B.(2)② C.(3)③ D.(4)④2.金属冶炼的实质是( BC )A.金属元素失去电子 B.金属元素获得电子用心 爱心 专心K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Au约200年前约2500年前约6000年前约6000年前Ag Hg Cu (H) Pb 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