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课本实验延伸出的知识课本实验:向一支试管中加入 3-5mL 乙醇,取一根 10-15cm 长的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注意观察现象,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体。 分析:本实验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我们可观察到以下现象:(1)铜丝灼烧变黑;(2)变黑的铜丝放入乙醇中,铜丝变成红色;(3)可闻到试管中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铜丝由红变黑、然后又由黑变红是因为铜(红色)首先被氧化生成氧化铜(黑色),乙醇与氧化铜反应,CH3CH2OH+CuOCH3CHO+Cu+H2O,氧化铜又被重新还原成铜,因此,铜在反应前后质量并未改变,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方程式也可以写成 2CH3CH2OH+O22CH3CHO+2H2O。延伸 1:某同学认为利用酒精灯及铜丝就可进行乙醇的氧化实验,将螺旋状铜丝先放到 a处加热,然后再移到 b 点,发现铜丝在火焰的 a、b 两点时现象明显不同。请你写出 a、b 两点的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a 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b 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延伸 2:产物乙醛有刺激性气味,但乙醇的存在会干扰乙醛的气味,能否找到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资料:乙醛可与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延伸 3:某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两种猜想:① 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 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延伸 4:把质量为 mg 的铜丝灼烧变黑后,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 mg 的是( )A.稀硫酸 B.乙醇 C.稀硝酸 D.COab解析:(1)酒精灯芯处产生酒精蒸汽,因此将铜丝放置 a 处时,铜丝在外焰完全燃烧,被氧化生成氧化铜,移至内焰后,由于焰芯温度低,聚集了大量酒精蒸汽,因此氧化铜在此处又被还原。答案: a:铜丝由红变黑 外焰处乙醇充分燃烧,铜丝被氧化 ; b:铜丝又由黑变红 焰芯处乙醇未充分燃烧,CuO 被还原。⑵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向反应后的液体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证明反应生成了乙醛。(3)利用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检验,用 pH 试纸检测溴水的 pH。若酸性明显增强,则猜想①正确;反之,猜想②正确。(4)氧化铜与洗硫酸、稀硝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