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分布,能够绘制示意图,说明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地理实践力)2.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获取资料,归纳不同区域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增强地理实践力及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地理实践力)一、陆地水体的组成1.陆地水:是陆地上水体的总称,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和地下的水体。2.分类陆地水3.目前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来自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图表点拨] 教材第 73 页图 4-1-2,该图展示出了陆地水体的类型及所占比例。由图可知,陆地水体只占地球总水量的 3.462%,由陆地咸水(地下咸水和湖泊咸水)和陆地淡水组成。陆地淡水绝大多数又以冰川(68.72%)的形式存在,其次是地下淡水(30.07%),其他淡水包括永冻土底冰(71.0%)、湖泊淡水(21.6%)、土壤水(3.9%)、沼泽水(2.7%)、河水(0.5%)、生物水(0.3%),只占陆地淡水总量的 1.21%。即目前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淡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所占比重很小。二、陆地水体之间的联系1.陆地水体间的关系:各种水体是不断运动的,它们彼此之间通过补给而相互联系。2.河流的补给主要类型主要特征雨水补给河流流量受降水量影响,汛期与雨季一致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汛期与高温期一致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比较稳定,地下水与河流水可相互补给湖泊水补给汛期湖泊能够吸纳河流的洪水,枯水期湖泊水能够补充河流水[图表点拨] 1.教材第 75 页图 4-1-4,该图展示了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由图可知陆地水体之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形成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互相联系在了一起。2.教材第 75 页图 4-1-5,该图展示了河流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由图可知,左图地下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水;右图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水补给地下水。3.教材第 76 页图 4-1-6,该图展示了河流水与湖泊水的互补关系。由图可知,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洪水期河流补给湖泊。[特别提醒] 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不同河段或不同季节,以某种补给方式为主,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例如:长江源头是冰川融水补给,但其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因此其径流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1)冰川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