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由于被宽约57千米的海峡阻隔,使东北和华东沿海各地的大量客货流或绕渤海湾“C”型运输,或短途倒装海运。国家计划在渤海海峡建蓬莱—长岛—旅顺“南桥北隧”公、铁两用交通线。蓬莱与旅顺市中间有庙岛列岛呈一线摆开,平均水深25米。新通道建成后,将使环渤海“C”型运输变为“I”型直达运输,大连市和烟台市的运距可缩短1815千米。东北与华东、华南沿海各大中城市的运距可缩短500~800千米,将使京沈、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运输紧张局面发生根本缓解,促进华北、华东、东北各类矿藏资源的开发,并带动相关工业加速发展。它还将使海峡两岸及海鸟荒山、荒滩的地租升值,增值额达数千亿元。讨论过程:1.确定主题。阅读材料后思考材料涉及哪些地理知识,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个别思考和集体讨论后,可确定如下探究主题:①为什么要修建蓬旅桥隧工程?②修建该工程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③该工程建成后会带来哪些方面的效益?2.个别思考。3.集体讨论。小组内交流,展开讨论,互相补充完善。4.拓展思维。我国还有其他地方适合建此类工程吗?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决策探讨我国农村聚落差异及其分布聚落,按最早使用的德文“siedelung”的字意为居住地。《聚落地理》一书解释为:“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业历史悠久,农村聚落差异很大。按其地域差异、居住特点,大体可归纳为下列几类:黑吉聚落区:包括东北北部、东部。此区土地广,耕地多,并有较大的空闲地。由于开垦历史较短,聚落离耕地较远,规模大中小型并存,主要分布于环岗坡麓地带。因气候湿润,房屋为斜坡,有保温、取暖设备,以适应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多雪、夏季温暖多雨的气候特点。长城沿线区:包括辽宁大部分地区,河北的北部、东部,内蒙古河套区,宁夏沿线区(长城沿线)。此区以旱地耕作业为主,少数地区也种水稻。本区降水少,住宅平顶或圆弧顶,较矮;冬季寒冷且多偏北风,住宅北窗较小或无北窗,南窗较大,便于采光取暖。华北平原区:含冀中南、鲁、豫及苏北地区。地势平坦,多属半湿润区,农业以旱地棉花、小麦为主。此区属暖温带,降水在500~800毫米左右,房屋有两面坡度,少数是平顶,四合院分布多且普遍。聚落规模大,中小村庄较少,耕作半径较大。黄土高原聚落区:包括陕西、山西的黄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