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 1.理解荒漠化的含义和原因。2.知道荒漠化发生的危害。3.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一、荒漠化的含义1.概念(1)荒漠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2)土地退化:2.类型(1)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2)人类滥垦滥牧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3.分布(1)全球:荒漠化土地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24%。(2)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28%。4.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1)自然原因:② 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2)人为原因:① 人口:迅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② 生产活动:不合理,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二、荒漠化的危害1.危害范围大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涉及范围广。2.危害程度深(1)经济危害: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威胁,经济损失巨大。(2)生态危害: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生产危害: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破坏,使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三、荒漠化的防治1.国际社会: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2.我国: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4.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保护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5.目的: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材 P36~37活动]1.(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① 自然因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② 人为因素:人类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2)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帮凶”的角色,且起主要作用。2.正确。因为由于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减弱,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物,结果就是土地荒漠化。[教材 P37活动]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温带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河流:河流少而短小,径流量小,含沙量大,冬季结冰。植被:以草原、荒漠植被为主,覆盖率低。2.荒漠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的...